搜索

代表委员说丨善听民心声 办好民生事

发布时间:2022-02-23 23:15:33  来源:无限乐山

民之所需,政之所为。办好民生实事,才能托起群众“稳稳的幸福”。市“两会”期间,记者采访了部分市人大代表和市政协委员,了解广大群众的民生需求。

赵莉(市人大代表)

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,我深深地感受到,群众希望各种惠民政策真正落地落实落细。我会发挥好党和政府与群众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,把群众的呼声及时反映给党和政府。

2月20日,国务院办公厅印发《“十四五”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》(以下简称《规划》),提到推动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向社区下沉,以老年人、残疾人、未成年人、困难家庭等为重点,优先发展社区养老、托幼等服务,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,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。借此机会,我建议市级相关部门多前往区县调研社区应急管理、风险防控、医疗卫生和心理服务等方面的布局进展,让《规划》真正落地落实落细。

在以后的工作中,我将继续与广大基层社区工作人员一起,结合重点工作,抓好五治融合和社区发展治理,切实把基层阵地打造成为密切联系群众、服务群众的“桥头堡”“主阵地”,畅通服务群众“最后一公里”,为更好满足乐山人民群众新期盼贡献力量。

克日立波(市政协委员)

民生服务就是贴近老百姓生活,出发点都应从老百姓的角度考虑。切实保障公民基本权利,提高生活水平,重点关心弱势群体。国家提出“康养服务”对老年人群体来说是巨大的福祉,但是就目前的基层医疗康养服务而言,仍存在能力匮乏,人才、设备不足等情况。要打造成熟的康养服务与医疗结合,就需要通过“互联网+健康医疗”来共享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康养服务,尤其是对健康养生、慢性病调理等。

由于一些地方的乡镇及以下的医疗资源总量不足,优质资源匮乏,分布也不合理,所有高危健康隐患中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,定期开展健康体检、健康指导、随访等工作无法真正落到实处,就更需要“互联网+健康医疗”,为建档人群定制康养方案,对健康饮食进行指导。同时,可通过互联网,与上级医疗机构建立互通平台,进行病例及健康档案共享,疑难问题可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讨论,研究方案。

为缓解老百姓看病难、看病贵的问题,需要合理调整医疗卫生资源,合理分流病人,落实好预检分诊制度。以学科建设为抓手,做到区域分开;以县医院为抓手,解决城乡分开;以病种为抓手,解决上下分开;以支付方式改革为抓手,解决急慢分开。

记者:唐诗敏 杨心梅